【原创】海得控制:目前积极开展的储能业务具备三个相对比较优势
上海海得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得控制”或“公司”)1月16日发布公告称,公司于1月16日接受了东方财富证券的特定对象调研贵金属业务开展优势。在调研中,海得控制称, 公司涉足储能业务是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发展愿景及新能源产业发展政策的必然选择。相比公司风电变流器产品业务、风光EPC等新能源业务,目前积极开展的储能业务具备三个相对比较优势。
▲海得控制公告截图
投资者询问,公司涉足储能业务的原因?海得控制答复:公司涉足储能业务是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发展愿景及新能源产业发展政策的必然选择贵金属业务开展优势。相比公司风电变流器产品业务、风光EPC等新能源业务,目前积极开展的储能业务具备三个相对比较优势:
一是进入市场的时机和采取的业务策略不同所形成的比较优势贵金属业务开展优势。相对其他企业,公司进入风电变流器市场较晚,且产品推出时,风电装机增速已进入下行拐点;业务策略上采取了“先技术后市场”发展路径,未能获得先发优势。而储能业务是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进行相关产品的开发与孵化,并同期进行储能业务的市场开发,使公司成为储能市场赛道较早的参与者。
二是具备相关技术积累和研发能力的比较优势贵金属业务开展优势。公司有十几年风电变流器产品研发和应用的经验,以及大功率电力电子成熟技术的积累,从而在储能系统的PCS、BMS、EMS及云化运维管理系统上具备较强的产品开发能力和技术研发优势。
三是业务实施主体采用市场资源高效配置所形成的比较优势贵金属业务开展优势。鉴于业务启动和市场快速发展的需要,公司之前承接储能业务的主体是浙江海得新能源有限公司。2022年12月28日成立的“浙江海得智慧能源有限公司”是公司未来从事储能相关业务的主体。合资公司是由上市公司及其实控人共同出资,结合市场、研发、制造等资源,按照市场资源高效配置原则所共同组建的专业从事新能源储能业务的控股子公司。业务覆盖为除电芯以外的储能产品(包括PCS、BMS、EMS)及系统集成(包括EPC、售后运营管理系统等)。
海得控制向投资者介绍了公司储能业务的订单承接情况,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公司密切关注和参与储能市场的开发;2022年在源网侧储能强配市场形成多点突破、工商业侧组串式储能完成样机制作、可云化的售后运营管理系统完成客户端的上线实践;2023年,公司新能源储能业务将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实施,随着自身交付能力的提升,除在集中式大储市场(包括强配、共享储能)快速形成规模化业务外,力争在工商业侧储能业务实现市场的批量化突破贵金属业务开展优势。储能业务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公司在手订单和市场规划的业务量符合储能业务高速发展的预期。
海得控制透露,目前,公司储能业务电芯来源为外部采购,利用自身能力加工电池pack贵金属业务开展优势。目前,电芯产品供不应求,电芯价格较高,导致储能系统成本上行。2023年下半年开始,电芯价格有望回调,未来电芯成本或将趋于平稳。
投资者询问,公司对于智能制造业务有何打算?海得控制表示,公司作为工控领域第一家上市的民营企业,长期专注于工业自动化与信息化领域贵金属业务开展优势。因为工控领域涉及的相关技术和产品品类繁多,且单一技术和产品的市场需求相比其他行业相对较小,所以工控领域的企业通常规模不大。
公司通过在工业控制领域二十八年市场历练的经验总结,结合公司自上市以来持续在工业自动化、工业信息化技术产品研发和行业应用方案研究实践,逐步积累和丰富了自主核心产品与集成技术的研发能力贵金属业务开展优势。未来,公司会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研发的技术能力和开发能力,持续保持公司的核心技术优势和市场竞争能力。此外,公司围绕智能制造业务主战略,通过内外部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协同合作,以业务为起点,以市场为纽带,以生态求共赢,以契合公司发展战略为出发点,加快互补性投资兼并的步伐,稳步扩大主营业务规模,提升智能制造业务快速、稳健、持续发展所需的技术与产品能力。
读创财经综合
审读:喻方华
评论